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到不良資產處置行列,爛賬開始成為“香餑餑”,一些不良資產包價格已經上漲至六折,資產管理公司大幅盈利的日子或將一去不復返。
今年以來,銀行資產質量企穩的傳言不斷,其中最有力的數據支撐是根據銀監會統計,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0.01個百分點。
然而,一份對銀行從業人士、資產管理公司的調查報告卻給上述傳言潑了一盆冷水。近日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東方資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資產”)發布的《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銀行官方不良真實性存疑,“從調查結果來看,受訪者所在地區銀行實際不良貸款率普遍高于官方統計數據,相當部分地區實際銀行不良率是官方統計數據的2~3倍。”
報告甚至指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不僅未見底,而且在未來3~5年內這一局面都將難以扭轉。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盯上這塊不良“大蛋糕”,不良資產包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處置收益率則呈現小幅下滑態勢。
不良貸款率被低估
東方資產上述報告顯示,2017年宏觀經濟如在L型底部穩定運行,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將有小幅改善。但寬松貨幣政策若實質性轉向,會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助推商業銀行不良率上升。
“預期2017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仍有‘雙升’壓力,未來3~5年銀行業不良資產將緩慢上升;企業騙貸行為將成為不良貸款增加的主要原因,制造業將成為銀行不良貸款的主要來源。”該報告指出。
在此之前,銀監會網站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58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67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比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雖然下降僅為0.01個百分點,但這是連升5年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首次下滑,市場樂觀情緒增多。
但事實的確如此嗎?銀行和資產管理從業人士卻給出并不樂觀的看法。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商業銀行賬面風險低估實際風險,并預測2017年低估程度會更加嚴重。
“一是銀行關注類資產暴漲,意味著更多不良貸款被隱藏起來,關注類資產大量增加其中極有可能就包含大量該暴露而未暴露的不良貸款;二是銀行歷史上隱藏的巨量不良貸款中有些已經不得不暴露,面臨很大的不良貸款壓力,低估實際風險的可能性更大;三是2017年銀行監管部門監管執法處罰追責力度加大,銀行高管及有關人員為免責躲過這輪監管執法,會想方設法掩蓋或減緩不良貸款的暴露。”東方資產方面指出。
關乎不良轉變的關注類貸款也在此次調查之列。按照2016年上市銀行數據,關注類貸款的遷徙率高達34.94%,表明關注類轉為不良貸款的速度有所加快,這也使商業銀行面臨較大的潛在風險壓力。而報告顯示,2017年關注類貸款轉變為不良貸款的比例在20%~30%左右。
按照“20%~30”這個比例,以銀監會一季度數據顯示,我國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規模為3.42億元計算,那么未來一段時間內,不良貸款新增規模將接近7000千億元到10000萬億元之間。
不良資產包價格上漲
近期不良資產包價格不斷上漲。《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到,和去年同期三到四折的處置價格相比,目前有些資產包競價已攀升至六折。
東方資產方面表示,目前商業銀行降低不良率最有效的措施是打包轉讓出售不良貸款,不良資產定價方法有很多種,包括賬面價值法、市場定價法、協商定價 法等。與上一輪不良資產周期不同,此輪不良資產處置中的定價方法更加市場化。
“雖然不良資產存量及增長幅度依然較大,但商業銀行自身的處置能力有所提升,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在不良資產定價中話語權也有一定提升。從需求方面看,我國形成了以4家資產管理公司為主、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為輔,民營資產管理公司、投行、私募基金、產業基金等多方參與的格局,市場競爭程度明顯提高。”東方資產上述報告中指出,資管公司獲取不良資產包的成本有所提升,同時不良資產的處置難度也有所加大,能夠獲取的收益率小幅下跌。
顯然,對于資產管理公司而言,拿到價格較低的資產包才有盈利的空間。東方資產方面表示,目前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的預期收益率超過15%。那么不妨計算一下,假設管理公司以三折左右的100萬元拿下價值300萬元的不良資產包,以兩年時間追回150萬元,除去每年5%的相關費用,年化收益約在15%。但是如果折扣上升到六折,以這個比例來算,不算費率,資產管理公司反而要每年虧損8%了。
東方資產報告表示,目前價格分歧已經成為制約管理公司成功收購不良資產的主要障礙。“今年傾向于加快不良資產的處置速度,傳統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面臨一定的困難,處置效率普遍下降。不良資產市場投資者由于受資金規模、處置經驗、處置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傾向于與不良資產出售方合作進行處置。”
那么資產管理公司更喜歡哪種不良呢?報告顯示,房地產開發貸款仍是資產管理公司的心頭好,非金不良業務的風險會明顯高于金融不良資產,但預期收益相對較高。證券化和互聯網等不良處置手段效果一般,資產管理公司積極性并不高。
麥肯錫數據稱,2016年,我國銀行業賣出不良資產包5130億元,華融資產、東方資產、長城資產和信達資產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占據了其中90%的份額。截至2017年3月,省級地方AMC已擴張至35家,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加入到不良資產的處置中,雖然不良資產包的價格已經上漲,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爭奪戰”才剛剛開始。
東方資產方面表示,隨著不良資產市場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四大AMC在市場競爭中居于主體地位,但也面臨資金成本較高和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地方AMC成立時間較短,實力不足,但與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關系比較緊密,擁有一定的區域優勢。未來雙方在不良資產市場既有競爭,也有合作。
(責任編輯:岳權利 )